青帆村的由來
- 行銷 暐諺國際
- 2022年10月29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莒光』最早叫東沙鄉,於民國39年更名為白肯鄉,民國42年9月長樂縣政府在莒光成立,轄白肯鎮及東肯鄉。民國45年實施戰地政務,馬祖地區的長樂縣政府及羅源縣政府劃歸連江縣政府代管,莒光變西肯鄉及東肯鄉,到了民國49年東肯鄉及西肯鄉合併為白犬鄉。民國60年10月行政院核定將本鄉更名為莒光鄉同時西犬島及東犬島又更名為西莒島及東莒島。
『青帆村』在初期分為青西里、青東里,以大排為界後來因便於管轄合併為青蕃村,在蔣經國來島上視察時認為【蕃】字有意函「蕃仔」之意,在民國75年10月1日更名為青帆村。

民國38年中共解放福州,國軍轉進本島,而且青蕃村為天然良港又靠近閩江口,所以大型貨輪皆停泊於此,且常有水上飛機及大型船隻、帆船往返,以及東海部隊船艇襲擊出入大陸的外藉貨輪,帶來大量的舶來品如:洋煙、洋酒、絲襪、香水、化粧品、打火機等等,且在青蕃村內酒吧、酒館林立、夜夜昇歌、熱鬧非凡固而被譽為馬祖的『小香港』。


中正門為東海部隊進駐時期所構築的城牆防禦攻勢也稱青蕃港,是中工碼頭未建設完成前,漁業及商業兩用的港口,是交通及民生物資運輸補給的重要港口,民國60年代由軍方構船台供貨物缷載及人員下船。
中正門在東海部隊建構防禦攻勢時為一座土城嬙,土城牆建構時間長達三年,於民國四十一年四月一日完工,後來經過三次整建,最後一次整建是民國七十九年陳樂團任鄉長及謝抏運所長任內完成,迄今再沒有改建了。但是中正門的主建築架構沒有改變過。

搭船抵達莒光鄉遠遠就看到4個大字〝山海一家〞,此處原為東海部隊的聯誼招待所,以及西方公司的住所,民國43年東海部隊裁徹,國軍接收做為軍人之友社服務站,歷經三次整建,軍方將其整修為官兵差勤住宿及招待國防部、陸總部將校官住宿及招待場所,在國軍外島兵力精簡後由軍方歸還縣政府,於民國104年政府共歷經三期工程投資總經費近一億元改建山海一家,做為多功能民宿並委外經營。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連江縣莒光鄉公所每年重頭戲-「莒光海洋觀光年活動」,一年比一年有新意,今年首波好康是預定於9月2日首度舉辦的「方塊海攝影外拍教學活動」,將於8月1日下午5時起開放線上預約,不僅有馬祖在地攝影達人領團,分享拍攝技巧,完成參加禮解鎖任務,還可獲得面額新台幣500元的西莒住宿抵用...
Comments